去年上海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60件,居全国第二!
点击量:613发布时间:2021-11-25 06:20:27
新民晚报讯 (记者 郭剑烽)2020年,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.56万件,同比增长12.20%,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.21件,在全国省(区、市)排名第二。这是记者从今天下午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召开的2021年上海知识产权工作情况通报会上获悉的。
除发明专利外,2020年上海有效商标注册量173.74万件,同比增长17.98%;作品版权登记数31.89万件,同比增长9.30%;共拥有地理标志商标17件,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。上海在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中获得“优秀”等级。
去年,面临疫情大考,上海出台知识产权领域抗疫惠企政策,设立涉疫专利、商标、版权申请注册登记快速通道,完善科创板拟上市企业专利优先审查推荐等服务,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“放管服”改革,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服务效能,强化知识产权“一网通办”“一窗通办”。
此外,上海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,全市国家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中心、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(TISC)总数分别达到4家和6家。推进证照分离改革,3家自贸区机构通过告知承诺获取专利代理执业许可证。
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,上海大力发展司法保护主导作用,强化行政保护,优化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机制。去年全市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量同比增长70.54%;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量分别增长95.50%和40.10%;公安机关侦破侵犯知识产权案件量增长15.70%。市场监管、知识产权、文化执法、城管执法、农业农村、海关等部门开展一系列执法专项行动,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。
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,上海加大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力度,启动商标保险试点,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,浦东科创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交所成功上市。加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(上海)试点平台建设,全年完成知识产权成果交易及服务项目128宗,金额10.5亿元。加强航天、农业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,持续推进12家市属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专业化建设。
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召集人、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表示,2021年是实施新一轮知识产权强国和强市战略纲要的起步之年,上海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进一步增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核心功能,为上海在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深层次扩大开放提供有力支撑,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在沪发展创造更好的知识产权环境。
会上,邀请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高级顾问吕国强介绍了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听众提问。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是隶属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一个中立的、国际性的和非营利的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机构。2019年10月,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在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依法设立,在中国境内开展涉外知识产权争议案件的仲裁与调解业务。截至今年6月,WIPO上海中心共接受上海法院委托案件27件,审结12件。WIPO上海中心将立足上海、服务全国、面向世界,提供多种经济高效的替代性争议解决(ADR)服务,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,和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。